【中華百科全書●戲劇●過錦戲】
明宦官劉若愚酌中志記載:「過錦之戲,約有百回,每回十餘人不拘,濃淡相間,雅俗並陳,全在結局有趣。如說笑話之類,又如雜劇故事之類,各有引旗一對,鑼鼓送上,所扮者備極世間騙局醜態,並閨閫拙婦騃男,及市井商匠,刁賴詞訟,雜耍把戲等項,皆可承應。」
過錦,似宋雜劇之遺制。
宋雜劇全用故事,務在滑稽,乃過錦戲「全在結局有趣,如說笑話之類」之註腳。
至其內容,描摩市井世態,自與宋雜劇富於諷諫性質者不同。
所扮演之人物有拙婦騃男,則有類宋雜劇之雜扮,多是借裝為山東、河北村人以資笑。
又有雜耍把戲,或有特技武藝動作,雜耍一詞含有百戲之義,把戲為元時語,實為百戲音轉。
故云「濃淡相間」,濃指武藝,淡指僅重對話滑稽而不以動作取勝者。
過錦戲無歌舞而以純話白演出,約有百回,一回即一種之意,演出似有劇本為底本,與宋雜劇之即興之作不同。
至「各有引旗一對,鑼鼓送上」則又為宋歌舞劇勾隊之遺制。
(牛川海)
引用:http://ap6.pccu.edu.tw/Encyclopedia/data.asp?id=8253
歡迎光臨 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http://mahueaa.wsky.ink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1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