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食物中毒腸胃、皮膚先遭殃 治用和解方】
更新日期:2010/12/17 00:27 【記者李叔霖/台北報導】
有些人對食物過敏,常會出現各種不適症。台北縣中醫師公會理事翁瑞文醫師表示,所謂食物過敏就是指把食物吃下肚之後,食物中的某些物質被人體內的免疫系統誤認為是入侵的病原,因而產生免疫反應,以致於身體產生各種不舒服的症狀,少數嚴重者會出現呼吸困難,甚至死亡等情況,治宜使用「和解」方劑為原則。
翁瑞文醫師指出,當人體對食物產生過敏時,最常見的是腸胃道方面的症狀,包括腹痛、拉肚子、噁心嘔吐、消化道出血等,其次是皮膚方面的症狀,包括異位性皮膚炎、局部皮膚紅斑及搔癢等。另有些人也可能會出現胸悶、咳嗽、氣喘、喉嚨癢、眼睛癢、打噴嚏等毛病。
若是因為食物過敏而引起皮膚問題者,傳統中醫認為,這是由風寒、風熱所造成,風寒者宜祛風解毒,風熱者宜疏風清熱;若是因為食物過敏而引起腸胃毛病者,應先找出哪些東西不能吃,同時避免攝取這些食物。
廣泛來說,食物過敏可視為食物中毒,治療上需用和解方式處理,例如使用小柴胡湯等處方,止癢則可以使用消風散。
翁瑞文指出,一般來說,對食物過敏的人要避免吃下蝦子、花枝、蟹類、魷魚等海鮮類食物,以及蛋、奶、花生、奇異果、芒果等食物。不過,對食物過敏可能很快地出現,也可能很晚才出現,要看個人對外來物質的耐受性,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太一樣。
引用: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01217/128/2j4ue.html
|